指责家长不配当妈(有些家长不配当家长)
近日,武汉市一所幼儿教育机构里,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一起分歧再次将幼儿园教育问题推向争论点。
李女士的孩子在江夏区某幼儿园兴趣班中学习舞蹈。5月19日,班级微信群中的参赛通知引起了李女士的注意↓
根据微信聊天截图显示,双方随即发生了语言冲突,老师称“你就不配当妈”、“好孩子被你这样的妈带坏了!”,还指责李女士“理你的原因是把你的孩子当人,而不是把你当人”。
园方的态度让李女士感到愤怒。他认为,给孩子报名培训班的初衷是培养孩子兴趣,即使不参赛,自己也不应当受到指责。
对此,园方负责人承认自己因一时情绪激动才说出不合适的言语。负责人解释,家长在群里提出不参加活动,园方担心会引起其他家长也提出不参加的要求。
具体视频↓
虽然微信截图不完整,不能完全断定事实原委。然而针对此事,网友已经站成了两派。
家长派:这事还有配不配?
网友认为,作为一名老师,无论如何不应有这些言论。
幼师派:幼儿园老师话糙理不糙
网友觉得,从微信截图可以看出,这也许不是该家长第一次拒绝参加活动了。
目前,校方表示愿意道歉,双方正就具体事宜进行协商。而由此事反映出的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却引发了人们更深的探讨。
比如越来越多的“家长作业”。
@影下暗:前两天才帮我侄子做了手工,港真。那么小的孩子,哪会做这些东西呀。
@D-夏天的橙:我们这孩子作业都家长改,还出什么海报,还要家长去上课。
@狮子座的吴姑娘joy:现在一些幼儿园的作业都是家长的作业,小孩的作业订正检查什么的都是家长来做,要老师干什么,老师知道小孩哪里错了,哪里不会吗?不知道怎么教?
很多家长表示,“有时候说是让家长配合着孩子完成,可是这样的作业难度太大,最后就成了家长做,孩子根本无法参与。”
有老师对此回应:在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孩子能收获很多。
还有家长提出,教育机构里存在着很多“强制性”现象↓
@杨梅酒让人:垃圾老师,现在很多幼儿园怂恿家长参加这参加那,然后缴费,什么道理大家都懂,可能大部分都参加,但不是自愿的,都怕孩子不参加被孤立。
@CarrodRen:现在的教育者,很多都是向钱看的。像女儿所在的舞蹈培训机构,老师一直在忽悠学生去考级,我们做家长的不愿意,老师就主攻学生,还带点小威胁的。
@LKS_mmm:参不参加应该是在自愿的情况下。园方首先就有强迫就已经不对,别人拒绝又这样侮辱人更加不对。这样的幼儿园和老师怎么让人放心?
甚至有不少网友直指,幼儿园组织活动目的就是为了圈钱。
而针对这些偏见,有不少老师无奈地现身说法:组织这些亲子活动也很累,但出发点都是为了“家园共育”。实在不应该以偏概全。
@若念攸:我们幼儿园六一的活动学生没要一分钱,我还自己出了女孩头饰的钱,还有班级搞区域,学校帮买的东西有限,也是我们两个老师自费的,更不要说经常给孩子买些糖果了,我最气愤的就是幼儿园常规体检的时候老师代收体检费,还有家长说老师得钱了,想想也是心酸不知道自己能在这个行业坚持多久
@童闪闪:幼儿园是需要教师和家庭一起共成长的 现在的幼儿园哪里有受贿?反正我们幼儿园从来没有这种事情 而且幼师一天到晚都是紧绷着的 没有放松的时候 都要关注者孩子 一个家庭一个小孩就很累了 何况一个班?
@ZL雨沫:谁没在那哪个岗位上,谁也体会不到其中的酸甜苦辣。幼师和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老师不一样,幼师她是差不多管着孩子得每一门课程,想一想一个两个幼师管30多个孩子,真是不容易,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在学校幼师也很难管住孩子。幼师也很难当,请网友们也互相体谅吧。
@江湖人称雪鸡精:学校的活动这也不参加,那也不参加,看这样的孩子长大能怎样?我觉得这样的孩子会疏远集体,缺乏安全感,交际能力欠缺。老师是出于爱孩子而气愤的,如果不爱孩子,活动少一个孩子不更轻松。活动也许会收钱,但钱难道不是花在学生身上、老师能私吞?眼睛里别就只有钱。
甚至有家长为了避免学校“烂”,老师“渣”的问题,决定让孩子在家里“上学”。
针对这些偏见,有位家长的看法也许值得借鉴。
兴许孩子在家能学会“实在”的知识,但不要将上学的意义想得太单薄了。
送孩子上学,将帮助孩子获得比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意义。因为学校不仅是学习的场所,还是人际交往的场所,是年幼的孩子正式进入社会前的演练。孩子们在校园里,将经历那些在家里永远也不会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我在现场综合撰文
资料来源:湖北经视、微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