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研文章正文

圣才考研真题(圣考研网)

考研 2025年03月30日 09:09 19 梢钤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历年考研真题汇编

  2014年中国人民大学841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考研真题及详解

  科目代码:841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2政策输出(Policy output)

  3公地悲剧

  4矩阵组织

  5民营化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2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在触发机制。

  3简述豪斯途径——目标理论的基本命题和行为架构。

  4简述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5简述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特征和构成要素。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结合我国的政策实践,举例说明政策的终结的对象与形式。

  2结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论述我国政府改革的战略选择。

  参考答案:

  科目代码:841

  科目名称: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

圣才考研真题(圣考研网)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政策法律化

  答:政策法律化又称政策立法,是指从狭义的公共政策概念出发,国家有关机构把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比较成熟和稳定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发挥作用的政策性内容上升为国家的法律、法规,赋予这些政策内容相应的法律效力,并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障。政策转变为法律是客观现实的需要,政策法律化必须具备全局、稳定、成熟和必要等条件,社会生活的复杂多变要求将具备一定条件的政策上升为法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法治的完善。

  2政策输出(Policy output)

  答:政策输出是政府部门追求政策决定与政策声明而实际做的事情,是工作总结需要关注的内容,在描述一个政策甚至解释一个政策的时候,衡量政策输出是非常重要的。系统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输出是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要求与支持的输入是社会团体与个人试图影响公共政策的表现。政策输出可能会起到缓解环境影响、弱化公众要求和影响政治系统内在特征的作用。政治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政策输出会引起公众要求的变化,而新要求的不断提出会使新的政策不断出台。

  3公地悲剧

  答:公地悲剧又称公共资源灾难,是指如果一种资源没有排他性的所有权,就会导致这种资源的过度使用。它是哈丁教授在《公地悲剧》一文中提出的。公地作为一项资源或财产有许多拥有者,他们中的每一个都有使用权,但没有权利阻止其他人使用,从而造成资源过度使用和枯竭。过度砍伐的森林、过度捕捞的渔业资源及污染严重的河流和空气,都是“公地悲剧”的典型例子。这种现象之所以被称为悲剧,是因为每个当事人都知道资源将由于过度使用而枯竭,但每个人对阻止事态的继续恶化都感到无能为力,而且都抱着“及时捞一把”的心态加剧事态的恶化。公共物品因产权难以界定而被竞争性地过度使用或侵占是必然的结果。

  4矩阵组织

  答:矩阵式组织又称专案组织,是指为达成某种特殊的工作而进行的团队组合,也就是为解决某种特殊问题所建立的团队或工作小组。矩阵式组织是一种很有效且逐渐风行的组织形式,此类组织的成员乃是自功能部门借调而来,任务完成后,工作人员归还原来的部门,因此,矩阵式组织打破了传统层级节制组织所坚持的命令一致原则,组织成员必须同时听从原来功能性部门管理者与专案管理者的指挥,但这种双重的命令体系亦为以后的冲突埋下了伏笔。矩阵式组织的优点包括:整合复杂与相互依赖的活动、降低传统官僚组织的弊病、提高适应外在环境的反应能力等;矩阵式组织的缺点包括:决策复杂化、难以达成权力的平衡、双重权威所造成的角色冲突等。

  5民营化

  答:民营化是指由市场或民间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生产及输送的过程,即政府部门通过契约外包、业务分担、共同生产或解除管制等方式,将部分职能转由民间部门经营,政府只须承担财政筹措、业务监督,以及绩效成败的责任。公共服务民营化的类型主要有:撤资、委托和替代,其目的在于:①利用市场经济的“经济原则”与“效率原则”,改善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②针对某些政府职能和政府业务,给予删减或终止,以缩小政府活动和政府职能的范围。

  才聪学习网-考研题库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75分)

  1简述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答:最健康的制度,其公共决策是建立在最广泛的参与之上的,而未必是建立在最专业的知识之上的。知识可以为人们的参与提供参照,却不能代替参与本身。这种参与性,最终要求把决策建立在民主的框架之中,公民参与政策过程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1)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主要途径

圣才考研真题(圣考研网)

  ①以主权者身份,通过直接投票的方式决定某些重大的政策问题,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②通过代议形式,推选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间接行使个人的权利。

  ③使用威胁手段,如参加请愿、示威、罢工、罢课等活动,反对某项政策的出台,迫使政府修改或废止这一政策。

  ④通过参加政治党派和利益集团,借助团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

  ⑤通过制造社会舆论或进行多方游说等手段,提出政策诉求,影响政策导向。

  ⑥对政府通过并实施的政策采取合作或不合作的态度,以此影响政策结果等。

  ⑦以个人的知识活动为政策制定提供实证依据或理论指导。

  (2)我国公民参与政策过程的其他三条途径

  全套题库:ccw.100xuexi.com/Ebook/970134.html

  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

  2014年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893综合(二)考研真题综合分析[视频讲解]

  一、参考教材教辅

  教材(4本)

  1.《比较政治经济学》(朱天飚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公共政策分析》(陈庆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3.《行政法与社会科学》(包万超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圣才考研真题(圣考研网)

  4.《行政法学》(罗豪才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教辅(2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

  1.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2.行政管理学(含公共政策学、公共管理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二、本试题与其他相关试题比较

  1本试题与其他年份试题的简单比较

  北京大学2014年行政管理考研专业二题目与往年相比在形式上稍有变化,其中《比较政治经济学》部分变为两小题,《行政法学》部分依然保持两大题形式不变,《公共政策分析》部分依然是计算题加案例分析题。

  在考察的知识点分布上,既有传统热点的考察,比如司法审查、政治经济模式、政府与市场关系;同时又考察了一些看似超出课本范围的知识点,比如自然自由制度、宪政、英国行政法的越权原则等,但是计算部分普遍反映较为简单,总体难度与往年基本持平。

  2本试题与其他学校相同专业试题简单比较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向来以题目灵活著称,基本上三年左右题型就会出现较大变化。2014年在专业二上的反映主要体现在“超出”课本范围,比如比较政经和行政法两科,超出许多人的意料,深入考察对作者核心思想的把握。

  对比其他学校,例如人大、北师等学校,出题风格比较稳健,结合时事较多;其它理工科院校的行政管理则一直比较程式化,主要考察书本内容,对灵活性、创新性要求不高。

  麻烦大家关注+点赞!!谢谢

  考研真题、考资格证、考试题库就选才聪学习网!

远风教育咨询网 网站地图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QQ:2760375052 版权所有:远风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沪ICP备202302486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