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大学生送外卖,这是未来就业新趋势吗?
大学生送外卖:就业新趋势还是无奈之举?
气冲霄汉,但一接触现实自信和无奈交错挤压成尴尬,送外卖就是一个例子。 据说:这些所谓送外卖的“7万硕士和105万大学生”,其中大多都是兼职的,包括“放假打工、体验生活、社会实践、还有很多只是注册了一下而压根就没去的”~其中,这些人就占了大多数。这样一看,就没有什么稀奇的了那些上学的大学...
校园外卖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
大学校园是人员集中且规模大的地方,每所大学在校人数普遍在两万以上。按照每年在校生活时间270天、每人每日2餐、每餐平均15元计,一所高校一年创造的餐饮市场规模约达到1.62亿。在这个庞大的市场中,外卖服务占据了不小的份额。
专业设置与社会脱节:大学生为何选择送外卖?
谈到当下大学生送外卖的现象,何帆在《湾区风云录》直播里指出,这是因为很多专业的设置跟社会脱节。何帆提到:“我们说好多大学生去当快递小哥,去送外卖。”这背后反映的是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
疫情下的特殊现象:封闭管理下的外卖优势
疫情的影响,基本上所有的大学都实施了封闭式管理或半封闭式管理,所以在校园送外卖有天然的优势。配送路程短,用户点外卖非常看重配送速度和便捷性,这为校园外卖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兼职还是职业选择?大学生送外卖的多元化动机
据说这些所谓送外卖的“7万硕士和105万大学生”,其中大多都是兼职的,包括“放假打工、体验生活、社会实践、还有很多只是注册了一下而压根就没去的”。这些多元化的动机背后既有对现实就业压力的无奈,也有对自我成长的追求。
未来就业趋势:大学生送外卖是否成常态?
因为社会的发展,大学生送外卖是否将成为一种常态?这取决于多个因素。一方面因为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大学生就业选择将更加多元化;另一方面因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传统劳动密集型行业将面临变革,这也可能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结论
大学生送外卖,既是无奈之举,也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教育体系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脱节,以及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变化。未来因为社会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将更加多元化,送外卖或许只是其中的一种选择。
标签: 这是
相关文章
-
高二就能考入清华,这是天才还是机遇?详细阅读
升入名校概率太小,机会渺茫,1000万高考考生,仅40万考生才能考入985、211大学,录取率仅仅3%左右。只是在这片红海中,总有那么几个闪耀的星星,...
2025-06-06 16 这是
-
残疾人考上济南大学,这是否会成为励志传奇的起点?详细阅读
残疾少年用左手誊写高校人生 夏夜,在上海宝山区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里儿子正在狭小的客堂里静心训练书法。他左手握笔,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碑帖。落地电风扇吱吱呀...
2025-05-15 21 这是